开州区德阳初级中学七年级(23)班赵夕雯
从我出生到现在,一转眼已经十二个年头了。这十二年里,见到的人不少,但在我的心里,大都没有留下印象。如果非要想起一些什么人来,也都普普通通,没有什么特别;但有一个人却让我印象最深,让我非常敬佩,至今也不能忘。
那是去年的一个周末,太阳懒洋洋地挂在天上,让人很舒适。我与妈妈出去游玩,在公园北门的不远处,有一群人,不知在看着什么,音乐很大声,从人群中传出来,我很好奇,拉着妈妈的手挤了进去。
人群中坐着一位男子,十分显眼,大约三十二三岁,一张脸晒得又黑又亮,像被抛光过一般;头上留有烧伤的痕迹,烧伤的地方没有头发,好似一块盐碱地;依稀能够辨出从前精致的五官,但上面满布着蚯蚓般的疤痕;透过眼睛,能够看到一种坚韧、自信的光;破旧的裤子下面没有鞋袜,右脚的拇指和食指处,长满了厚厚的老茧;最特别的是,这个人没有手臂,两肩处像是挂着两个肉疙瘩,空荡荡的衣袖,让人感到有些发寒。他的旁边放着一个音响,音乐就从这里传出,面前摆着笔墨与墨迹未干的书法。我不禁有些怀疑,这是他用脚写的么?
正此时,他伸出右脚,用拇指与食指夹住毛笔,熟练地醮了醮墨,然后身子向前倾,用嘴紧紧地咬住了笔杆,撤回右脚跪坐了起来,调整好姿势后,准备用嘴“写”。我暗暗一惊,原来他不是用脚写,是用嘴“写”啊!但又忍不住怀疑:嘴怎么能“写”好字?只见他轻轻低下头,慢慢地俯下身子,当笔尖触到纸的瞬间,顺势往下一顿,身体和头向左倾,然后轻轻抬起头,一个完美的“撇”画呈现在纸上,就像书法家用手写出来的一般,没有一丝颤抖的痕迹。后面的笔画分别写出来之后,一个“自”字印在了纸上,周围一片寂静,只能听见音响里传出来的音乐声,当“自强不息”四个字写出来之后,周围立刻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同时还夹杂着人们的赞叹声。若不是亲眼所见,我真当不相信这字是用嘴“写”出来的,带着惊讶与敬佩的心情,我让妈妈把这幅字买了下来。
这事到了现在还是时时忆起,“自强不息”伴我执着前行。那个残疾人叔叔,鼓励我练好字,读好书,教我在挫折沮丧困顿时也要顽强成长。
(指导教师:吴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