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冬天是真的冷,进被窝一个小时仍旧手脚冰凉,大家不得不拿出各种各样的“取暖神器”,充电热水袋、暖宝宝、小太阳等等,但是也有很多朋友因为取暖设施使用不当,导致低温烫伤,为什么低温还会烫伤呢?低温烫伤怎么办呢?
图片来源:百度图库低温烫伤的表现
低温烫伤是指身体长时间接触44~51℃这种温度不太高的热源,导致皮肤甚至皮肤下组织烧伤。病情严重程度与作用时间、接触温度、烫伤面积等有关,低温烫伤有三个等级:
一级低温烫伤:皮肤只有表层损伤,表现为皮肤局部红肿,有灼伤感,并无水泡产生。
二级低温烫伤:皮肤表面以及皮肤下组织受损,灼烧感更强,局部出现大大小小的水泡。
三级低温烫伤:皮肤表面坏死,皮肤下组织不同程度坏死,呈红褐色甚至灰色。
图片来源:百度图库低温烫伤之后如何处理?
轻度烫伤:移除热源,保持创面暴露,使用流动的凉水降温,冲洗大概5分钟,不严重的话,表面涂抹保湿产品即可。
中、重度烫伤:医院治疗,尽量减少拖延时间,如果无法除去表面衣服,就将衣物剪掉,避免牵扯创面,切勿自己挑破水泡,或者使用酒精碘伏消毒,及时就医。
牢记冲、脱、泡、盖、送原则。
如果只是轻度烫伤,色素沉着一周之内便会好转,严重的话就需要更长的恢复时间。
如何避免低温烫伤?
使用正规、符合标准的取暖产品,热水袋、暖宝宝等尽量不要直接接触皮肤,电暖器距离身体大概一米,睡觉时关闭电热毯电源等。
及时检查取暖产品是否因为使用该年限较长而存在安全隐患,及时更换。
44℃以上6个小时便会导致皮肤出现不可逆变化,49℃接触皮肤3分钟则损害皮肤表面,9分钟表皮坏死,一定要注意取暖产品给皮肤带来的伤害。
对于知觉不明显的患者,要及时检查取暖情况,还要注意老人孩子等取暖产品的使用。
想了解更多医生品牌授权内容以及如何完成大健康口碑营销,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