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4月,第11届中国作家富豪榜子榜单“外国作家富豪榜”发布,东野圭吾问鼎外国作家富豪榜首位。
回溯东野圭吾的的人生经历,我们会发现他的人生和所有的平凡人一样,没有太大不同。
东野圭吾的家境很一般。
东野圭吾出生于大阪市生野区,家里经营着一个生意萧条的饰物小店,家中有三个孩子。
原生家庭的普通让生活在海岛国家的东野圭吾,在二十八岁那年,第一次吃到鱼翅,并且把那美味的鱼翅误认为是嫩滑的香菇。更令人意外的是这顿鱼翅是在他获得江户川乱步奖后,讲谈社的领导请他吃的。
因为家境不殷实,学打高尔夫球的时候,东野圭吾只买得起最便宜的高尔夫用具。他的那双高尔夫球鞋,在打了十几杆后,鞋子前端就裂开成大白鲨的嘴了。东野圭吾只得拿橡皮筋绑住鞋子,勉强打完一场球,狼狈而羞涩。
东野圭吾的天资不出众。
在小学的时候,东野圭吾的大姐和二姐总能得到优秀生的奖章。因为东野圭吾是家中唯一的儿子,老师们对他颇为照拂,但是,很奇怪,备受期待的他全科都是三分(总分五分),包括了语文和吃饭。一个闻名于世的作家,文学素养在童年时代竟然只有普通水平,这实在让人难以置信。
没有天赋的东野圭吾在中学时代,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非常混的。在高中第一次考试中,他考了四百名,当时全年级也就四百九十五个学生。正因为成绩落后,对于考试,东野圭吾一点都不反感。所以在考试期间,他四处游玩。
在整个高中时期,东野圭吾在校的日子不过是穿着便装去繁华的商业街闲逛,在兜里没钱的时候干了些小偷小摸的事,兴致勃勃地投入“可爱女生Top10”的评选活动。
从这两个角度来看,东野圭吾没有拼爹拼妈的资本,也没有引以为傲的才华和能力,和我们一样。但他怎么就变得和我们不同了呢?
我想,当经济水平和智力水平形成对等关系后,决定人高度的就只有性格了。在我看来,问鼎作家富豪榜,东野圭吾有三个方面的性格优势。
其一,热爱或不热爱,他都全力以赴
东野圭吾很喜欢高尔夫球,尽管囊中羞涩,他还是会缩衣节食去球场练习。哪怕只是打几杆,万元大钞就像长了翅膀似的从他钱包里飞走。哪怕每次教练看到他穿着破棉裤配破运动服、把五号与七号球杆装在纸袋子里晃晃悠悠走进球场,对他露出几分微妙的厌恶,他也诚心地爱着这项运动,尽全力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
东野圭吾不喜欢,也不擅长做管理者。但是被周围的人给予认可或信赖时,他都会认真对待。童年时期,东野圭吾被推举为儿童会副会长的候选人。连班长都没有担任过的东野圭吾,还是开始专心准备演讲了,为了能在全校学生面前,回应那群人的期待。
在写作随笔时,东野圭吾只是抱着写着玩的心态,但是发表后,作品受到好评,他便把原本超级烂的故事硬生生地折腾成了连载系列,甚至结集成书大卖。
人生在世,能够真正让我们发自肺腑热爱的东西并不多,但是让人生具备意义或价值的事物却多如牛毛。我们并不需要强迫自己热爱所有的人或事物,但是我们需要对摆在自己眼前的事物全力以赴,毕竟努力才是证明一切的前提。
其二,他心怀感恩,感恩职场的历练。
东野圭吾从事的第一份工作在日本电装公司。他被安排在该公司燃料喷射装置生产工厂上班,从事电子喷射零件的制造。
这项工作需要东野圭吾与石油制品接触,但石油制品引发了严重的皮炎,让他遭受了烧伤般的灼痛感。
每周上班的前三天,东野圭吾的手都会变得通红,周四周五,手上皮肤的颜色变成了茶色,周末茶色的手皮会噼里啪啦地开裂。为了缓解手掌的痛苦,每天下班后,圭吾都需要在手上涂一层厚厚的白色药膏。
这项工作还很枯燥。东野圭吾感觉自己像个冰冷的机器一样,从早到晚干个不停。为了让工作快乐一点,他把泽田研二的歌按照时间顺序从旧到新一遍遍地唱过。这样怪异的举动,自然让身边的同事觉得他脑子不正常。但是东野圭吾没有办法。
任何初入职场的人,遇到这样一份艰苦的工作,没有被折磨成麻木的工具人,已经算是幸运,如果还对这份工作报以感恩,那这个人心里肯定住着神明。
东野圭吾心里就住着神明。在他看来,正是这样苦痛的煎熬给了坚毅的品质,让他在坎坷创作中一路坚持下来了。
所以,在他递交辞职信离开公司的时候,他收获了无数人对他的鼓励,愉快地离开了公司。
之后,在创作《布鲁特斯的心脏》、《交通警察之夜》等作品的过程中,日本电装公司的从业经历让东野圭吾构思出了很多精彩的桥段。
最重要的是在职场的这五年,东野圭吾置身于巨大的组织之中,学会了为人处世的道理,尤其是礼貌待人这个优点。他在接听出版社相关人士电话时谦逊礼貌的态度让他获得了极佳的声誉。他也曾想,如果他没有先进公司当职员,直接当了作家,估计在待人接物上会惹来无数麻烦,出版社的人会鄙视地说:“连打电话的基本礼仪都不知道,真幼稚!”
所以,那些认为没有进入理想大学、没有就读理想专业、没有从事理想工作,便觉得人生失意,前途黯淡的人,不妨尝试一下东野圭吾的思路。像东野圭吾这样,把不喜欢的,甚至给自己带来伤痛的事情当作人生的历练,努力地把眼前的困局熬过去,那么大家一定会把热爱的事情做得更好。
其三,他坚持所爱,淡忘荣辱。
其实,东野圭吾的创作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他第一次写作小说在年,那一年他16岁。写作的缘由无非是自己迷上了推理小说,决定自己写一本。第二部小说,写了一年半,因为升学,暂时搁笔。等他写出轰动文坛的名作时,已经是年了,那一年他27岁。
虽然东野圭吾斩获江户川乱步奖的时候已称得上油得发亮的社会青年,但这次获奖总归是对他创作生涯的一种强有力的肯定。
但是,在获得江户川乱步奖后的十几年里,他与文学类奖项总是失之交臂,并在出道十四年后(那一年东野圭吾38岁)还吉川英治文学奖当作新人作家。而他创作出来的小说,在面世后也遭遇了滞销。
年,为了使新书《大学城杀人事件》的销售量不那么难看,他跑遍了东京各主要书店,在每家店里买下两本,差点把背书的袋子坠断了。
年,他出版的五本书都面临了尴尬的境遇。潜心苦思的《十字公馆的小丑》被人批评跟风新本格风潮,自信之作《鸟人计划》完全被无视,《布鲁特斯的心脏》硬被逼着修改题目,最后变成一本不伦不类的小说。
更离谱的是年,他发表在先,早就被杂志连载过的《假面山庄杀人事件》被评论家批评为抄袭。
这期间,东野圭吾参与过无数出版社的各种企划,为企划呕心沥血地创作,结果,这些企划几乎是噱头,除了迷醉作家,几乎没太多意义。他也多次从责编口中听到“书卖不掉,很快就会从书店下架。”这样令人垂头丧气的话。就算之后他写的《同级生》获得读者青睐,并创下销售的新高,他也很快遭遇《分身》一书滞销的局面。
同时,新的创作者如雨后春笋一般,并且后来居上,用热卖的作品狙击着前辈们灰败的销售量。
这样起起落落的小说创作经历,若放在普通人身上,大多数人会在第一次打击出现的时候,收好纸笔,转投他行,能够坚持十年的人,已经算是不辜负自己的梦想了。
但是面对写作中的坎坷,东野圭吾有不满,却从未丧失对写作的热爱,他还暗下决心,自己不满意的书绝不出版。
后来为了写好《天空之蜂》,对直升机与核能发电毫无概念的他,不仅阅读了大量专业资料,还实地走访了各个核能发电厂,采访了许多相关领域的专家。这些取材和研究的工作共持续了三年,而写作也花了一年。
在这段希望与失望交织的时期,东野圭吾从未辍笔,反而发了狠一样的创作。光年,他就写了五本小说。
这段经历让他想清楚了创作之神传达给他的一条极为理所当然的信息:“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就好了。”
得奖与否,畅销与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如此地热爱写作呀!
所以,作为作家出道以来,他只有在处理母亲的葬礼时,向编辑部请求暂停一段时间的连载。这是他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没有按照原定时间交稿。
所以,当时的人们未能料想的奇迹发生在了未来。东野圭吾的《交通警察之夜》,这部曾经被读者和责编否定掉的小说,在十年后畅销到一再加印。他的《秘密》一书也被改编成电影,搬上了大荧幕。《单恋》这本书也成功地举行了一场签售会。在这场签收会里,东野圭吾签名签到手腕酸疼无力,脑袋昏昏沉沉,而帮忙盖印章的责编手指都磨出了水泡。
若说东野圭吾与我们相比有什么不同,大概是我们站在了他的未来,清晰地看到了他的人生轨迹,看到了他一步步走向了非凡,到达人生巅峰过程,而我们的未来是未知的吧。
但是,不正是因为未来不可知,才有未来可期吗?
我们能不能成为下一个问鼎富豪榜的人物,答案握在我们自己手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