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心疼!洗澡不慎
出生50多天的宝宝严重烫伤
家长要注意……
众所周知,重度烫伤的治疗和恢复对于一个成年人亦非是易事,对于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婴儿来说更是难上加难。近日,医院医院历史上年龄最小的大面积重度烫伤病人——刚刚出生50多天的小宝宝,经过历时49天治疗,原本一度垂危的孩子被成功治愈了,并已于日前出院回家。
●病例回顾
患儿在家中跌落在热水桶中,不幸被热液(70C°)烫伤背部、臀部、双上肢、双下肢,伤处皮肤红肿起水泡、部分创面红白相间,家人紧急送入我院烧伤整形科治疗。送来时已经处于休克状态,心跳达到每分钟多次,情况十分危急。“像年纪这么小、深度烫伤面积这么大的病人十分少见。由于患者是刚出生不久的婴儿,身体各项机能、脏器都没有发育成熟,治疗风险相当高,治疗难度非常大。”烧伤整形科张美光主治医师介绍到。
经进一步诊断全身深度烫伤面积达到55%,其中深二度为35%、浅二度5%、三度15%,烧伤整形科立即将其放置保温箱、吸氧、快速输液、抗休克等治疗,经过几小时的抢救,孩子的生命体征渐渐稳定下来。
然而,对于出生仅50多天的患儿来说,后期的换药、静脉治疗是医务人员面临最大的挑战,这么小的孩子,对药物的耐受力很低、血管条件有限,换药刺激的风险如何控制到最小,如何保证输液有效输入,对医务人员都是个很大的考验。经过烧伤整形科张美光等医务人员多方面的讨论、会诊,最终制定最佳治疗方案。
经过49天的治疗,患儿终于痊愈出院,接下来还需要抗疤痕治疗以及双下肢的功能恢复和超声波导入抗疤痕治疗。
据烧伤整形科主任阳纯兵提醒,很多家长在给婴儿洗澡时不注意水温导致婴儿烫伤。家长在为宝宝洗澡时一定要先试水温,因为婴幼儿皮肤相较于成人来说更薄一些。即使成人体感相对较低的温度也会对婴幼儿造成伤害,一旦发医院进行治疗。
01
发生烫伤后,我们应该如何做呢?
我们要记住五字口诀:
冲、脱、泡、盖、送。
第一步:冲。
迅速用流动自来水冲洗伤口,降低温度,减轻疼痛,避免伤口进一步加深,冲至少15分钟以上。
第二步:脱。
轻轻脱去衣物,如果衣服粘在伤口上,千万不要用力撕扯,可以用剪刀剪开衣物,保留粘在受伤部位的衣物。烫伤后直接脱衣服,很可能将表面皮肤揭掉。
第三步:泡。
脱去衣物后,可继续在冷水中浸泡十分钟,以便减轻疼痛。
第四步盖。
用一块无菌纱布覆盖烫伤的地方,也可以用干净毛巾,千万不能用会粘连伤口的物品覆盖,也不要随意使用外用药(如酱油、牙膏),以免发生感染,加重病情。
第五步:送。
医院或烧伤中心治疗。
烫伤处理误区:
误区一:在伤口上涂抹牙膏、酱油、茶油、紫药水、盐等。
烫伤后在创面上随意涂抹这些都是不科学的,涂抹后不但会增加感染的机会,也会影响医生对烫伤深度的判断。
误区二:不能接触水?
有些家长担心宝宝感冒,也害怕冷水中有细菌,害怕感染,其实发生烫伤早期最佳处理就是冲水。
误区三:烫伤后不痛,表示烫的不重?
浅的烫伤疼痛更为明显,常有火辣辣的感觉,伤口不痛,反而表示伤势越重,医院就诊。
误区四:将水泡刺破
烫伤后,有些人会把水泡刺破,这等于把封闭的创面变成了开放的创面,会增加感染机会。水泡是否刺破应视情况而定,过大水泡刺破后应覆盖无菌生物敷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