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烧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76岁癌症老奶奶被家暴60年,临终前决定 [复制链接]

1#

我接过最难的委托来自一个76岁的老太太。

她被丈夫家暴六十年,现在已经癌症晚期。躺在病床上有两个愿望,一是活着离婚,二是要孙女帮她写封祭文。

为了满足奶奶的第一个愿望,孙女找到了我。

面对老太家人的阻挠,我们不得不在病房办一个假的离婚现场。

打了她一辈子的丈夫终于出现在病房门口。

年12月21号,一个大二女生找到我,让我代理一起离婚案。

她手里拿着一张皱巴巴的作文本纸,像是保存了很久,上面写着我的电话号码。

当事人是她的奶奶,今年76岁,想和爷爷离婚。

以前小华希望自己快点长大,奶奶能早点享福,现在看来不可能了。“奶奶住院了,是癌症晚期,医生说最多半年。”

“离婚是奶奶最后的心愿,早该实现了的,家里没有谁真正在意她,才拖到了现在。”

女生再三强调她是认真的,“有些事情对我来说,比活下去还重要。”

为了打消她的念头,我直接跟她谈钱,说一个离婚案件我们一般收两万块。学生折扣,也不低于一万五。

“一言为定。”没想到,女生迅速地从包里掏出块钱和一张身份证,她问我剩下的能不能写欠条,分期还?

一般人把身份证压给我,我只当它是一张废纸。但女生认真的模样让我好奇。

是什么原因,让一个还在上学的女孩子,这么坚持要给奶奶离婚呢?

1

从身份证上,我得知她的名字叫小华,出生于年,照片上的脸牵拉严重。

小华摘下帽子和口罩,“咖啡厅里暖气开得太大,捂着难受。我平时不戴这些的,第一次见你,怕把你吓着。我把奶奶的事情讲给你听,你就会信了。”

我看到她的头发乌黑,眼睛明亮,双手修长白皙,本该是标准的漂亮姑娘,但现在脸部被烧伤,肌肉成了一块块深浅不一的疤痕,嘴角歪斜沿着疤痕形成一个半圆。

“如果没有奶奶,我一定走不出山里,在人群中,我会是最没有勇气抬头的人。”小华说。

曾经的小华,是村里顶好看的小姑娘,但凡举办什么活动,只要需要小孩参与的,首先就会想到她。游龙队舞龙,让她敲的第一声锣,对着河边喊,“风调雨顺哟。”

奶奶自己不讲究,穿老式粗布,逆来顺受,身边的小华却穿着得体,干净大方。她经常给小华洗头梳头,扎各种好看的辫子,往小脸上抹雪花膏,小华的脸总是粉嫩嫩的。

这样一个好奶奶,在家里却没有任何地位。她16岁嫁给爷爷,入门之前,和爷爷一次都没见过。

结婚当天,奶奶才发现爷爷是个麻子,露出了吃惊的表情。

就因为这,她被爷爷打了一顿。爷爷怀疑奶奶看不起他,为了找回所谓的颜面,他给了奶奶一个下马威。

一打就是60年。

奶奶是地主家庭出身,要嫁给贫下中农,才能保全家里少挨批斗。她看惯了父母被打,却无力反抗的样子,自己也习惯了忍受。

奶奶从爷爷那里没有获得过任何尊严,上行下效,后辈也不把她当回事。

有一次,哥哥在地上玩耍,奶奶端着一个装了米糠的盆在一旁喂鸡。

小鸡见到食物一拥而上,惊扰到了哥哥。哥哥心生不满,端起盆,把米糠全部倒在奶奶头上。

成年后,哥哥买了一辆面包车,每逢镇上赶集,他就拉客,收两块钱一位,但只要奶奶上他的车,他就会拖奶奶下来,不准她占了自己的位置。

哥哥这种六亲不认的行径还会得到爷爷的夸赞,“这才是一个能成大事的人。”

奶奶一共生过12个小孩,只活下来3个——小华的爸爸和两个姑姑。另外9个病的病死,饿的饿死。

由于前面六个都是女孩,奶奶在爷爷面前更加没地位。

小华的爸爸是最小的孩子,爷爷从小就把他给宠坏了,即便做了什么出格的事,爷爷都不会说他,只会打奶奶。

两个姑姑从小被区别对待,弟弟可以在家里肆意妄为,她们得跟着母亲在外头打猪草、砍柴,挖地,回来了三个人还要挑水做饭,后来她们说起回家就害怕。

全家只有小华跟奶奶亲,奶奶去哪里都带上她,把她抱在怀里,背在背上,放在箩筐里,讲故事,唱歌谣,行远路。

“奶奶是我唯一的福星,那次她不在,我才出了事。”小华所说的“出事”,指的就是她脸上的伤痕。

2

那时她只有5岁,奶奶卧病在床,父母在外地打工,只能由大她三岁的哥哥照看她。

那天哥哥在厨房煨了个红薯,让小华替他看看是否熟了。小华走向灶台,不小心绊上了一条长板凳,摔倒不起,整张脸都卡在外头搭的灶坑里,炭火正在燃烧。

面对小华的惨叫声,哥哥置若罔闻。

当奶奶拖着病体循声而至时,小华脸上大面积的肉都被烧糊了,分不清是焦炭还是黑皮,万幸的是没有伤到眼睛。

奶奶背起小华不停歇地跑了两公里山路,到大马路上才拦到车,医院。

在医院,每当一个白大褂走过,奶奶就磕一个头,求他们救救自己的孙女。好在小华的伤虽然看起来有点可怕,还不至于危及生命,20多天后就出院了。

出院之后,爷爷看到了她脸上的伤势,先是去寺庙里,为哥哥求了一张平安符,怕孙子受惊吓,给小华不过是泡了一杯砂糖水。

回到家,奶奶抱着小华寸步不离。爷爷却起了心眼,他把小华爸妈喊去房间,三个人在里面商量了半天,一出来就说要送走小华。

在小华住院期间,爷爷就做好了打算,如果她没死掉的话,留在家里是个累赘,刚好有一个捡垃圾的老头,需要一个孩子作伴,把小华送过去两全其美。

小华爸妈没主见,他们觉得送走小华是个办法,养着她也不是不行,反正她从小由奶奶带着。但如果两个老人总要得罪一个的话,不用说,小华奶奶人微言轻。

得到了儿子儿媳的首肯,爷爷当天就通知奶奶送走小华,连句商量都没有,大摇大摆地走到奶奶的卧室门口,看着天花板,“那个谁,你捡几件小孩的衣服就行,以后她跟别人姓了,大家都落得个轻松。”

见奶奶没有搭理自己,爷爷大发脾气,随手捡起一个化肥袋扔向里头,“我让你送走这个赔钱货!是没听到还是耳朵聋了?用这个袋子装着丢出去就行了。”

奶奶看着怀里的小华了,往她脸上涂药,自言自语:“今天又破了两个水泡。”

爷爷冲进了卧房,一把揪住奶奶的头发往地上拖,奶奶不敢松手,四脚朝天跌在地上,小华躺在她怀里。

“你不送走这个扫把星,我来送,我怕什么牛*神蛇。”爷爷踩住奶奶的头发,弯腰一手抓起小华的衣襟往外拽。

奶奶不顾头发被拉扯的疼痛,用力往前倾,坐起来转身护住小华。她这番举动再次激怒了爷爷,他往奶奶的背上踹了两脚。奶奶疼得喊了出来。

小华醒来,大哭,问奶奶,“爷爷怎么又打你了?”

“妹儿不怕,有奶奶在。”奶奶把小华放下,拉了拉她的衣服,背起她往屋外走。

小华爸妈这才过来打圆场,说万事好商量。

奶奶骂爸爸,“你一世都没成个人样,活生生的女儿你要送走。好呀,准备三幅棺材,我先剁死那个老不死的,再抱着这可怜的妹儿从山上跳下去,你们也不要假惺惺地来给我磕头,脏了我的地。”

“换作以前,没有人相信我奶奶能说出这样的话。”

3

奶奶当年62岁,嫁到这个家里46年,挨过的打不计其数。每次被打,只要还能动弹,她就会爬起来继续干活,服侍丈夫,照顾子女。

邻居说她以前是“打不死的程咬金,赶不走的哈巴狗。”

这次,过来围观的人也被惊到了,本来他们私下商量着要劝说一下奶奶,“毕竟她很好说话,只是一个女孩而已,还是个‘疤子婆’,这辈子是找不到好人家了,只看以后哪里有断手断脚的残疾人,搭伙过日子。”

没想到奶奶摆出一副同归于尽的架势,这下,谁也不敢上前劝阻。

平时嚣张跋扈惯了的爷爷,也只敢蹲在墙角骂骂咧咧,说这婆娘不知道被谁家的*附身了。

从那天开始,在这个问题上,奶奶不遂任何人的意。

她操起一把斧子,把家里的锅碗瓢盆全砸烂,一件不留,继而又砍断爷爷的烟杆,说要削尖插进他喉咙里,“人都不能活了,还吃什么饭,出什么气。”

只有小华一句话,让奶奶瞬间柔软下来,“奶奶我的脸痒。”

奶奶蹲下去抱住小华的双手,对着她的脸吹气,“妹儿乖,千万不要用手去抓啊,痒就代表伤口快好了,你帮奶奶挠挠背,奶奶的背可以抓。”

小华的伤好了,也结了疤。

奶奶再不敢夸小华漂亮,她将孙女以前的照片都收到一个铁皮盒子里,上了锁。

小华父母问过奶奶,想干脆不送小华去学校。他们担心同学欺负她,“再说了,就算小华读了书,以后工作和嫁人照样会被歧视。读了书,想法就多,她那时候怪这个怪那个,更痛苦。”

奶奶觉得,这又是爷爷在背后使坏,她愤怒不止,“有人脸上长了麻子,就不准他吃饭,不准他走路,让他烂得跟厕所里的蛆虫一样?”

几十年来,这是奶奶第一次提“麻子”。之前,哪怕她被打得差点喝药自杀,也从不损爷爷的脸。

小华问过奶奶,什么时候自己才能和以前一样漂亮?奶奶告诉她,书读得越多,伤痕会越淡。

小华还是去上学了。前面几天,奶奶怕别人笑话小华,也怕吓着小朋友,给孙女缝制了一个面罩,只露出两只眼睛和一个嘴巴,上面还绣了几朵漂亮的小花。

小华出门第一天就遭遇了欺辱,被人骂“疤子婆”,多数是小孩,也有大人。

一群小孩摘去小华的面罩,相互丢来丢去,看着小华东奔西窜,以此为乐。

奶奶发现小华要么不肯戴面罩,要么戴了不肯摘,猜到有人欺负她,就偷偷跟着小华,远远地看着。

只要发现有人骂小华“疤子婆”,她就直接冲过去。

碰上大人,她真敢撕他们的嘴,让这些人的嘴角见血,看看她的态度。

有些家长见自家小孩挨了打,上门来找奶奶,说一个大人怎么跟小孩计较。奶奶一改往常的态度,不端茶,不道歉,就一句话,“你小孩在我眼里就是个垃圾,他爸妈更不是东西。”

在奶奶眼里,这可不是小孩之间的戏谑,必须大动干戈,“那些小孩挨几句骂,嬉皮笑脸就过了,我家妹儿受了欺负,睡觉都发抖,她一辈子都不会忘。”

经过几次大吵大闹,那些人不再当面骂小华,而是在背后传奶奶是个“疯婆子”,说她“吃小孩”。一些小孩不听话,家长就会吓唬他们,“让那个疯婆子来吃了你。”

奶奶成了村里人避之不及的“疯婆子”,但欺负小华的人少了。

4

过了几天,奶奶亲自把小华的面罩摘了,“我们不戴这个,妹儿要像向日葵一样面对阳光,面对雨水。我得看到你的表情,哪怕是苦的,也总比装作看不见好。”

奶奶想让小华摘下面罩,为此打过一次小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