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烧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全国统一年度最新工伤死亡赔偿标准 [复制链接]

1#

第一法商观察

1.

导读

年1月18日上午10点,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年度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调整为:元×20=元

年1月18日上午10点,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发布年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居民收入情况方面,年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比上年名义增长4.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1%,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比上年名义增长3.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比上年名义增长6.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8%。这个统计数据,对工伤职工的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有直接影响。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说明: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故员工因工死亡的,近亲属可获得三项费用,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三项费用标准如下:1、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这个标准每年都会变化,一般每年至少增加数万元。公式: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依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故年度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元×20=元。因《工伤保险条例》在全国统一执行,故年度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全国统一标准为元,相比上年度的元,增加了元。这个标准没有地域之分,全国统一。2、丧葬补助金: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这个标准同样每年会有变化,每个地区标准不一样。比如,深圳上年度社平工资元/月,则丧葬补助金为元。公式:当地社平工资×6;3、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公式:配偶:死者本人工资×40%(按月支付);其它亲属:死者本人工资×30%(每人每月);孤寡老人或孤儿: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初次核定时上述抚恤金之和应≤职工月工资(按月计算)。注:以上标准均基于《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及最新统计数据归纳总结。《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 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部门规定;(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其近亲属享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待遇。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享受本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待遇。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发布年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年1月18日):九、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继续缩小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比上年名义增长4.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1%,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比上年名义增长3.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比上年名义增长6.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8%。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为2.56,比上年缩小0.08。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元,比上年名义增长3.8%。按全国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中间偏下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中间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中间偏上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元,高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全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元,比上年名义下降1.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4.0%。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元,名义下降3.8%;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元,名义增长2.9%。

END

本文仅供交流学习,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来源:劳动法库

推荐阅读

最高法最新公布了件司法解释(附word版下载链接)

一文汇总民法典首批司法解释(附word版下载链接)

最高院发布:民间借贷司法解释31条

《民法典》实施后,各地首案汇总

新修订《公司法》司法解释(二、三、四、五)

刑法对17个罪名量刑档次和刑期做重大调整(附:刑法+13罪名刑期表)

开发商恶意违约、欺诈,“退一赔一”不再支持!最高法修改商品房买卖司法解释(附新旧对比)

司法部公告:涉及法考、律师工作、司法鉴定等件行*规范性文件

第一法商观察这里有最新的法界和商界资讯,这里有发人深省的法界和商界热评文章,这里有法律人的实用干货,这里有顶尖的商业思维,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