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19岁的外卖员吕洋洋,刚入职一个月,却因宿舍里正在充电的电瓶爆炸,全身大面积烧伤住院。近日因无法支付医疗费,被医院通知10月9日出院。
护工梁女士介绍,吕洋洋的父亲是煤矿工人,在他一岁多时去世,随后母亲改嫁,他跟着爷爷奶奶长大,如今老人年岁已大,靠地吃饭,家境困难。为了生活,吕洋洋从陕西安康来到南京打工。
7月9日凌晨五点,吕洋洋宿舍同事充电的电瓶,突然发生爆炸,致使吕洋洋全身烧伤,7月10上午前去就医。医院26万元治疗费,后续治疗还需近40万元。
吕洋洋工作的外卖平台,已经支付近80万医疗费,肇事者却一直无法联系上。吕洋洋目前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身边没有亲人,出院后又何去何从,后续治疗怎么办,谁来照顾?对于吕洋洋来说,都是当前急需解决的困难。
近年来,电瓶车充电火灾事故频发,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全国因电动车充电引起的火灾有近百起,其中造成人员伤亡的占10%。
年6月11日,云南大理古城一处民房发生火灾,造成6人遇难。经调查,此次火灾着火原因,就是电动自行车充电,电池起火引燃周围可燃物,并且迅速蔓延,随之产生大量有害烟气,致人窒息死亡。
但是,仍是有一些人把安全置之度外,我行我素,对此不以为然。电动自行车电瓶在充电过程中,容易起热,而电动车的车座、车身是易燃物,所以在给电动车充电时,需要在安全的环境下,并且要使用规范的充电装置。楼道、走廊、宿舍、小房间内,都不能作为充电的场所,易燃物多,安全隐患更大。
外卖工作的确比较辛苦,为多挣一点钱,外卖员们白天几乎不停歇地接单,电瓶车跑一天,充电只能在夜里进行。而且大部分的外卖人员都是临时工,不享受社保和医保,所以他们挣钱不易,花钱很节省。
有的外卖员为了俭省开支,几个人合租一间房,大部分选择相对便宜的一些老旧小区,没有专门的充电车棚。条件稍好的小区,充电需要刷卡交费,比家庭电费高,出于节省,他们也把电瓶拿到房间里充电。奔波了一天的他们,夜晚睡得也比较沉,对身边发生的意外,根本察觉不到,以至于大火燃起,无法逃脱,最后遇难。
年4月8日,上海徐汇区一住户家里发生火灾,造成一死一伤。事故两人均为外卖员,夜间在房间内为电瓶车电池充电,引起火灾。年轻的生命就此停止,实在令人惋惜。如果不是他们的安全意识淡薄,也不至于产生火灾,致人惨死。如果外卖公司能为员工着想,提供各种便利,设置专门的充电设施,他们也不至于拿到房间去充电。如果外卖工作人员能够享受正常的国家医保,医院无奈之下,通知仍未痊愈的病人出院。但是,这一切,似乎只有事故发生后,才会引起社会的